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饮食结构的改变,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胆囊疾病逐渐成为常见病与多发病。可见,重视胆囊功能、关爱胆囊健康至关重要。
9月1日“胆囊健康日”到来之际,我们跟着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刘双,一起探索胆囊的奥秘。
01
胆囊在哪里?胆汁来自哪里?
胆囊的形状像个梨子,长在右上腹部、肝脏下方。胆囊储存着胆汁,而胆汁最初是由肝脏的肝细胞分泌,之后进入胆囊浓缩加工。
02
胆囊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胆囊里的胆汁中,胆盐、胆汁酸等有效成分被保留下来,大部分水和电解质被送还给血液。当有食物经过胃肠道,胆囊就会收缩,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帮助脂肪类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同时,胆囊每天还会分泌20毫升左右的黏液,用来保护胆囊黏膜。
03
胆囊结石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胆囊结石作为最常见的胆囊疾病之一,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和造成胆汁淤滞的因素,都能导致结石形成。此外,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妊娠、高脂肪饮食、长期禁食或肠外营养、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手术后、回肠末段疾病和回肠切除术后、肝硬化、溶血性贫血、家族史等因素也可引起胆囊结石。
04
有些胆囊疾病没有明显症状?
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腺肌瘤、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癌等常见的胆囊疾病,可能引起腹痛、腹胀、消化不良、上腹部不适等症状,也可能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大多数无症状性胆囊疾病是在体检或治疗其他胸腹部疾病时被偶然发现。经过积极治疗,大部分胆囊疾病可以好转,预后较好,但若发展成胆囊癌,则有可能危及生命。
05
胆囊结石都需要手术治疗吗?
不是所有的胆囊结石都需要手术治疗,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小结石,可以采取饮食控制和使用药物的保守治疗方法,但对于有严重症状、复发性胆囊炎或并发症的患者,特别是结石大而多的情况,通常需要手术治疗。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方案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由专业医生作出评估和建议。
06
胆囊切除后,会对生活产生影响吗?
大部分人在切除胆囊后都能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为胆汁的产生和分泌主要是由肝脏负责,即使切除了胆囊,肝脏仍然能够继续产生胆汁,并通过胆管排入十二指肠参与消化。当然,没有了胆囊的储存和浓缩功能,部分人在术后可能会出现腹泻、腹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但这些症状通常会在一段时间后逐渐缓解。
日常生活中,要做好科学预防。首先,三餐饮食要规律,营养要均衡,适当多喝水,切忌暴饮暴食,少吃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刺激性强的食物;其次,适量运动锻炼,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和超重;第三,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肠道蛔虫感染引发胆囊炎;第四,注意腹部保暖,保持良好情绪,戒烟酒、不熬夜,守护身体健康,降低疾病风险。